【“学习笔记”按】
近期,我国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GDP同比增长5.2%,综合各项数据来看,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怎么看?笔记君带你看~
如何评价我国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表现?
关键词1——“稳”
从主要宏观指标看,经济“稳”的主基调没有改变。
从经济增长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00万亿元,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
从就业和物价看,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基本稳定,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月度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从国际收支看,货物贸易顶住压力平稳增长,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加快,外汇储备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关键词2——“进”
从结构质量指标看,发展“进”的势头没有改变。
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7%,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绿色转型稳步推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占比提升,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增长点加快形成;
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多元化市场有力支撑出口增长,尤其是“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2%,与经济增长同步。
关键词3——“韧”
从发展历程看,经济“韧”的特性没有改变。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增长动能不足,一些企业经营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能实现5.2%的增长更显可贵,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应变破局的能力和抗压耐压的韧性。
【“学习笔记”注】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演变,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压力,但我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具有坚实支撑。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内在逻辑,是体制优势、供给优势、需求优势、人才优势等多种因素协同联动、系统集成形成强大合力的结果。
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成效?
一是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链条、多维度转型升级。
二是协调发展步伐坚实稳健。
高质量供给占比提升,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城乡区域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三是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加快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推进能源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着力建设宜居美丽家园。
四是开放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6.2%,占进出口总额的51.7%,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前7个月,我国成为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比上年同期增加14个;出口产品向新向优;免签政策持续优化。
五是民生保障和安全发展扎实有力。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5.3%;民生领域投资持续增加;我国产业链完整的优势继续发挥,安全发展的根基进一步筑牢。
【“学习笔记”注】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推动发展动能向新、经济结构向优、民生保障更实,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提供了坚实的内在支撑。
当前就业市场表现如何?
我国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呈现出“一稳两降”的特点。
“一稳”:就业基本面稳定。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别为5.3%、5.0%、5.2%,总体平稳。
从三季度各月看,受毕业季以及夏季高温多雨户外工作岗位减少等因素影响,7、8月份失业率环比有所上升,9月份随着季节性影响减弱,失业率回落至5.2%。
“两降”:就业主体人群和农民工失业率下降。
前三季度,30—59岁就业主体人群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0%,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8%,均比上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学习笔记”注】
在复杂环境下,就业形势能够保持总体稳定,主要得益于三方面有利因素。一是经济平稳增长,就业稳定有支撑;二是转型发展向好,就业扩容有依托;三是政策力度加大,就业兜底有保障。当然,在充分肯定就业基本盘稳固的同时,也要看到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影响用工需求,同时一些行业又面临缺技工、缺人才的现象,稳就业压力依然不小。面对这些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还是要依靠推动高质量发展来解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挖掘就业扩容空间,抓好稳就业政策落实,推动就业大局持续稳定、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如何看待当前消费价格走势?
今年以来我国价格总体偏低,前三季度CPI同比下降0.1%,多数月份在-0.1%至0.1%之间小幅波动。
对此,要全面辩证地看待:
一是CPI同比下降主要是受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二是核心CPI涨幅连续回升显示供求关系出现改善。
三是促进价格积极变化的有利因素累积。
【“学习笔记”注】
物价问题大家都比较关注。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衡量居民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总体变动的宏观经济指标,综合反映通货膨胀程度及货币购买力变化。总的看,保持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既有利于促进企业增收,带动居民就业和增收,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要继续发挥好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扩大国内需求,推动落后产能出清,按照《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要求,深化价格领域改革,创新价格引导机制,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多措并举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对下阶段经济走势有何展望?
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没有变,平稳运行的支撑条件没有变,高质量发展的大势也没有变,中国经济有基础、有条件保持稳定运行。
从发展态势看,前三季度经济平稳增长,为全年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
从发展动能看,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支撑有力。
从政策支撑看,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将有力护航经济平稳运行。
还要看到,我们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稳步推进将不断释放发展潜能,刚刚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更是为“十五五”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也为中国经济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指明了前进方向。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有优势,这是我们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学习笔记”注】
展望下阶段,要坚持两点论,用好辩证法,既要看到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更要看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没有变,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条件也没有变,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但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效发挥各项政策效能,统筹好短期增长和中长期发展,推动新旧动能平稳转换,持续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能。
推荐阅读
《求是专访 |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怎么看——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来源:求是网
策划:张利英
审核:刘小畅
监制:那非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