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国内市场和深化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近年来,我国既着力打通阻碍国内大循环畅通的堵点卡点,又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内外贸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有8.7万家实现了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同比增长6.3%,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比例达到17%。同时也要看到,外部遏制打压加剧“断链”风险,国内大循环不畅弱化产业链韧性,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中企业还面临资金关、标准关、渠道关、监管关等障碍。形势越复杂多变、外需越波动明显,统筹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深化对外开放就越迫切。
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总书记把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作为“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之一,强调“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体现了对强大国内市场和深化对外开放关系的深刻把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的大市场,不是搞对外隔绝的国内大循环,而是要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基础,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在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推动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使企业面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标准规则时,能像使用电源转换插头一样进行顺畅转换,推动实现“一体化”发展、企业“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强大国内市场有利于形成对全球先进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我国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取得新优势。当今世界,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特别是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超大规模市场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可依靠的战略资源,强大国内市场对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当前,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妨碍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新型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制约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联通互促。这就要求不断建强国内市场,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在开放环境中动态维护市场稳定、经济安全的能力。
另一方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积极推动制度型开放,有利于加快相关领域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国内市场基础制度,提升国内市场发展水平,扩大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从生产端看,有助于企业更便捷地获取、利用全球要素资源,促进国内外企业在同等环境、同等水平上开展竞争,推动企业不断创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以提高竞争力;有助于打破各类市场壁垒,推动相关产业加快提质升级,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消费端看,便利消费者购买到品类更为丰富的优质商品,满足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更高要求,大力提振消费需求。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加快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联通。
(编辑:吴晓迪 李雯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