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我们要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智慧和力量。《求是》杂志2025年第17期刊发了《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中汲取不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抗战胜利带给我们的启迪。本期和您一起学习第二个方面: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敢“以少兵临大国”,妄图变中国为其独霸的殖民地,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长时期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国家积贫积弱。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后,中国尝试过各种救国方案,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山穷水尽、诸路不通的情况下,中国先进分子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的历史走向了正确的方向。但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歪曲马克思主义、丑化社会主义的舆论,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的主张,声称“三民主义可以满足中国现在和将来的一切要求。它的实现,中国便不需要社会主义了”。这就把“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尖锐地提到每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面前,要求中国共产党对自己选择的道路,作出进一步的理论回答。
抗战期间,毛泽东同志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系统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对象、性质、动力、前途等问题,指明了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通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前途,廓清了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舆论迷雾,使越来越多的人汇集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面。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谈起自己的学习感受时说道,“我现在思想豁然开朗了,过去我只晓得抽象地爱国,不知爱什么国”,现在我才知道“爱国只能是爱新民主主义的国,现在为新民主主义而奋斗,将来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
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重要著作以及学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部分重点图书。 刘新武/摄
道路问题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我们党成立以来,紧紧团结依靠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矢志奋斗。无论遇到什么风浪,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都要一以贯之,决不因各种杂音噪音而改弦更张,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使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制度越来越成熟完善。
更多内容,详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文章《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中汲取不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策划:周昭成 许文嫣)